1、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我校将继续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模式,以教育温度解决家长后顾之忧,让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民生工程。
2、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总结篇1 我校以“学生开心、家长放心”为服务理念和目标,扎实推进放学后延时服务,丰富延时服务课程,构建起“1+3+x”课程模型,完善校本课程体系,融入延时服务课程。学校逐步建立起了“学校组织——学生参与”,“自主组建——聘请教师——选择参加——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
3、小学教师2022工作总结报告1 一年来,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年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
【篇一】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核心,我校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旨在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校本课程实施目标分为三类:学科素养类、生活技能类、艺体技能类。
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范围:校本课程开发范围主要涉及课程方案的选定和其它课程与校本教材的渗透。课程设置以必修课《安全伴我行》和选修类兴趣课程为主。
通过实施校本课程,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思维能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我校的课程结构,结合本地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
及时总结经验 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建立课程评价机制 (一)评价依据课程方案的预订目标是否达成。
在课程开发方案的制定上,我们将以一个学期为周期进行规划。方案的内容涵盖课程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师资配置、课程组织与实施方式以及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
1、义务教育中小学各科周课时量分配新课程标准以下课时为每科周课时量每周课时总量为30。小学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3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品德与生活2中学 义务教育中小学各科周课时量分配(新课程标准) 以下课时为每科周课时量,每周课时总量为 30 节。
2、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计算机每周课时14节 音乐、艺术欣赏每周课时16节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工作量规定如下(按每学年40周计算)小学教师每周2个班的教学任务:语文每周1个班的教学任务或课时10节并担任班主任,其他科目每周课时15-18节。
3、初中教师每周工作量12—16节。语文、数学、英语每周12节,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每周14节,音乐、美术、综合实践、信息技术等学科每周16节; 体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美术、计算机周课时不少于18节。小学教师每周工作量14—18节。
4、教师的工作量以周教学课时数为主要内容进行计算。通用标准课时工作量,一至六年级每课时教学时间为35分钟~40分钟,七至九年级每课时教学时间为40分钟~45分钟。若安排长短课,教师教学总时间应对照通用标准课时单位进行折算,基本保持不变。
5、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小学一二年级的每周标准课时为26个,每课时的教学时间为40分钟。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量则依据每学年的34周来计算。具体而言,高中教师在数学、语文、外语(包括汉语)科目上的每周课时为10节,承担2个班的教学任务;物理和化学科目的每周课时为12节,负责3个班的教学任务。
6、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小学一二年级每周的标准课时为26个,每课时的教学时间被设定为40分钟。
“把预算下放到老师手中”、“将行事历下放到每个老师手中”、在每年的科技节、体育节、阅读节、艺术节的策划实施中,赋能给教师,赋权给教师,让每个老师展示最优秀、最擅长的事情,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积极性。书写未来教育的新篇章。 李大昕老师是有故事的。
xx年12月,组织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20xx年3月,组织发展式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和《课改半月谈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会》;4月,组织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研讨会和市级重点课题展示课;5月,课改半月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会。 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并积极与之交流互动。
在国家课程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全覆盖工作部署研讨会,曾xx副校长提出实施要求,同时还带领科组长研学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0校本研修培训。 运用于教学实践,减负提质 在2022年4月,以信息技术0培训为依托,开展了校内语数英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
1、教学环节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常见的教学环节包括:导入引导:教师通过提问、讲解或其他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和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2、教学环节一般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导入环节(如创设情境导入,故事导入等,旧知识回顾,建立新旧知识联系)。
3、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馈和调整优化。 课前准备: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出的教学***。这包括选择或编写教材,设计教学活动,准备教具或多媒体资源,预估可能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学校可以考虑安排专人负责照顾留校学生,这 personnel 不一定是教师,而是生活老师。学生可以自由地完成家庭作业,这样的安排会得到很多家长的认可,并且他们愿意为此付费。同时,教师下班后也能拥有个人时间。 把孩子留在学校是家长最安心的选择。
2、对课后服务的建议写法如下:要本着“家长自愿、学校服务”的原则,不以任何方式强制学生参加,让学生们自愿参加课后服务。不把课后延时服务作为变相集体补课,或者老师教授新课的行为,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服务。科学合理确定课后服务内容,制定合理的时间安排表。
3、建议学校在确保孩子们完成作业的同时,安排适当的室外活动,这样既能放松孩子们的心情,也能让他们的眼睛得到休息,实现学习和体质的同步提升。 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建议课后托管服务中包含一半的室内作业时间和一半的室外活动时间。一年级的学生在校时间较长,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4、针对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我建议学校应该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课后服务内容,同时加强师资培训和服务监管,确保课后服务的质量和安全。首先,课后服务内容应该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学校可以开设各类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如艺术、科技、体育等,让学生在课后时间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5、建议学校科学合理地规划课后服务内容。通常这些服务包括学生作业辅导、自主阅读、体育活动、艺术表演,以及***游戏和兴趣小组的社团活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免费的个别辅导。
关于作业辅导校本课程,以及学校作业辅导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